预告|本期书目:《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
作者:费孝通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2013-4
编者推荐
《乡土中国》一书是费孝通先生在上世纪40年代创作的。在这本书中,费孝通先生重点研究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特点,并且深入概括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乡土本色。
凭借着极为敏锐的洞察力,费孝通先生用平易朴实的文字精辟地为我们揭开了中国传统社会与文化的独特之处。
虽然这本书的内容主要围绕当时中国的乡土社会,但是这一社会恰恰是的自古以来以农立国的中国不断发展的深层次根基。
农业自古以来就是国家第一产业
而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开篇就提到“从基层看上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所以,我们通过了解中国过去传统的乡村生活,便可以见微知著,以小见大,进而了解中国社会的传统结构与中国国民的国民性性格。可以说,《乡土中国》高度概括了广大农民的生存和生活状态。不了解这样的乡土社会,就没办法了解中国。
同时,这本书虽然自首次出版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并且中国现在与解放前相比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书中的许多观点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放于今日也依然适用。
图为《乡土中国》1948年初版的书影
甚至有人说:“只要中国尚未充分现代化,《乡土中国》的很多思路就不会过时“。
读这本书之前,你可能会对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和行为处事的某些方面感到疑惑,但是,通过阅读这本《乡土中国》,你可能会恍然大悟,并且在其中找到答案。可以说,《乡土中国》这本书,是我们理解中国社会以及中国人的一把宝贵的钥匙。
02
内容概要
《乡土中国》大多来自其到乡间考察调研的经历,最初是费孝通多次讲课的内容,随讲随写,又成了发表的文章,再修改而成了书,全书共十四篇文章,整体用理论化的方式为我们呈现、解读了中国基层传统社会的一些特征现象。
最初的人民靠土而活,以土为生,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在相当一定时期内的某个地方保持稳定的聚居。相对稳定的社会形态使得人与人之间相互熟络,相互之间的声音、表情、动作就足以传情达意,个人经验与社会的集体文化也是通过口口相传的形式来实现的。因而在乡土社会中文字就显得并不那么必要了,只有乡土社会结构发生改变之后,文字下乡才成为了必要条件。
图为农民上世纪在农村从事土地耕种时情景
不同于西方以团体划分、界限分明的团体格局,乡土社会是以己为中心向外逐层延展推出的差序格局,所以传统讲求的是克己,由克己而达到整个社会的改变。差序格局是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原则而延展出的同心圆体系,每个同心圆的层次与范围越广,与其他同心圆的交错重叠也越多,由此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网。如此的差序格局体系使得道德和法律往往依人私人的亲疏进行伸缩。
同心圆体系恰似水面泛起的涟漪
乡土社会是一个礼俗社会,人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内,遵循传统是生活的保障,因而传统在世代相传中具有了权威性,对传统的服膺便是礼。长老统治的教化性的权力是礼俗社会的重要保障,区别于基于经济利益诱惑的横暴权力和基于社会分工合作的同意权力,教化权力不断规范乡土社会中有违于礼治秩序的行为,所以乡土社会基本就是“无讼”的。
图为乡村长老议事时的祠堂
总的说来,乡土社会是一个稳定、存在差序格局、人们彼此熟悉、礼治的社会,但是不断随着社会的缓慢变迁,乡土社会也开始产生名与实的分离,长老统治变成了相对权威的存在,人们从自发的欲望实现阶段步入了自觉的需要满足阶段,乡土社会开始慢慢步入现代社会。
03
作者介绍
费孝通( 1910.11.2-2005.4.24),江苏吴江人 ,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是中国社会学与人类学界泰斗,也是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费孝通
1928年,费孝通先生考入东吴大学,并于1933年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研究生。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社会学人类学系1938年获得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博士学位,1944年加入民盟,1979年,任中国社会学会会长,着手重建中国社会学。1982年,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1988年获联合国大英百科全书奖
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授“乡村社会学”一课,应当时《世纪评论》之邀分期连载14篇文章,后编辑出版成《乡土中国》。后任职于多所高校。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乡土中国》、《乡土重建》、《皇权与绅权》、《民族与社会》、《生育制度》、《行行重行行》。
本期主讲人
主讲人:张灵萍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17级公共关系学系本科生
发呆、看书、电影、音乐
空想想乱想想,理想者
本期读书会举办时间和地点:
6月3日(本周周日)晚上7点
地点根据具体情况另行通知
传说读书会诚挚欢迎您来参加!
右图为传说读书会群二维码,欢迎扫码加入
主笔:张灵萍
排版:林彦俐
文中图片皆为网络资源,仅供学术研究之用。
若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
cuc_pr@163.com。